“深圳的公交分擔率遠高于寧波,讓我們‘羨慕嫉妒恨’”,“網上流傳著一句戲言:中山路的地鐵修不完”,“繞城高速收費這么貴,路好沒車開”,“何時家門口就能有公共自行車”……昨天,在市政協舉行的政情交流會上,16位政協委員和1位旁聽市民就“城市交通建設與管理”這個話題,與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進行對話。政協委員的提問很實在很犀利,而官員們的回答很坦誠。許多政協委員反映,要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就得這樣交鋒。
問:新江橋改線,交通如何改善?
答:新江橋西移,目的是分解交通壓力
第一個爭取到發言機會的楊仁法委員是寧波工程學院交通與物流學院院長,在交通方面是個內行人。他在會前就關注到了規劃部門的新江橋改線重建方案。按照這個方案,新江橋將移至影都西側,往江北方向繼續連接人民路;海曙方向接日新街、車轎街,由這兩條街配對組織單向交通。
他的問題非常具有針對性:“我認為新江橋改線可能會帶來三個方面的影響,一是西移的過江車輛將與中山路和藥行街兩條城市主干道車流交匯,勢必嚴重干擾兩條道路的通行;二是會破壞原日新街與車轎街的商業氛圍;三是與改線道路銜接支路不完善,這些問題將如何解決?”
市規劃局局長李定邦說:“關于三江口核心區改造提升規劃,共包含七大改善策略,其中交通改善策略最受關注。將新江橋西移就是其中一個新規劃舉措,目的是將原來壓在濱江道路上的交通壓力向內轉移、分解,從而解放大量濱江空間,為三江口濱江空間品質提升創造條件。”
李定邦說,楊委員提出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下步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規劃部門將對以上問題逐個分析研究,提出細化設計方案請各方論證,最終使改線影響降至最低。
問:寧波公交分擔率為什么比深圳低這么多?
答:市民出行理念有待改變,公交分擔率下降是暫時的
政情交流匯報書面材料中,市交通委介紹公交現狀時有這樣一段話:“2011年,市區公交客運日均載客120余萬人次,公交出行分擔率15.3%,與國內同類城市相比處于較低水平,且呈逐年下降態勢。”李旦偉委員對此有話要說:“公共交通分擔率,國外城市都在50%以上。深圳有53%多,他們2015年的目標是56%,真讓寧波人‘羨慕嫉妒恨’啊。更令人不安的是,寧波還呈下降態勢。請問交通委領導,這是為什么?”
市交通委主任勞可軍仔細分析:“深圳數值高,是因為包括軌道交通。寧波15.3%是按照每年的公交客運量的數據統計的,所以跟深圳沒有可比性。但杭州跟寧波一樣,軌道交通還在建設之中,杭州是25%,寧波也相差10個百分點。”勞可軍分析了公共交通分擔率不高的原因:“市民出行理念沒有發生改變,寧波人出行,有私家車的首選私家車,有電動車的首選電動車,有自行車的首選自行車,沒啥車的首選步行。而公交車低峰時上座率只有20%,為什么不首選公交車?因為公交車不方便,要換乘,市區換乘是1.5次。”不過,勞可軍也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對公交線網進行優化,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質量。分擔率下降應當只是暫時的。”
問:繞城高速收費太高,車流量不足,怎么解決?
答:正考慮推出優惠套餐
舒奮委員說:“我市的繞城高速現在已經開通,但為什么繞城高速東段的收費特別高,從而也使得從這里下來的車子很少。請問交通委勞主任,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你提的問題確實很實在。”交通委主任勞可軍說,繞城高速東段的收費確實比較高,而且利用率比西段要低。我市繞城高速全長87公里,現在實施的收費標準是按照省政府規定執行的。為什么收費標準高呢?這主要是因為當初的建設成本比較高,全程都是6~8車道,大部分是8車道。政府有關部門綜合考慮制訂了現在的收費標準。
勞可軍說:“因為收費較高可能影響到道路利用的問題,的確存在。當然也不僅僅是費用高造成的,還有諸如出行車輛對這段道路還不太了解,往東的車輛大部分不會選擇這個路段通行等。”
收費高問題如何解決呢?勞可軍說:“我們目前也正在考慮收費優惠的多種方案,如套餐收費等,每個月交100元能跑3趟。但最后確定還需要報省政府或市有關部門批準,到時肯定也會聽取各方意見,爭取能拿出一個各方都能滿意的方案。”
問:重型貨車禁止進城,增加企業成本,怎么辦?
答:先向有關企業發通行證,再研究合理方案
汪小萍委員是位女企業家,她的提問也跟企業有關:“今年,城區實施交通新‘四禁’,核心區24小時禁止重型貨車通行。但據我所知,有部分企業還在城區甚至是核心區,這給企業正常進出貨帶來很大的不便,企業也增加了成本。考慮到企業短期內不會搬遷,請問有沒有更好的平衡政策?”
市公安局副局長勵健說:“新‘四禁’后,確實給城區一些企業包括菜市場帶來不便,目前也酌情實行發放通行證的辦法。我想兩方面都做努力,城市交通管理部門,在企業不影響道路交通的情況下,會發放通行證;也請企業從社會角度看,進貨出貨盡量安排在夜間,實施一段時間后,我們也會搜集企業的問題,統一向市政府報告,提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問:寧波會推行公共自行車嗎?
答:向杭州等城市取經,廣泛聽取意見
“現在寧波城市出行難,有時候打出租車都很難打到。”畢堅鴻委員說起了他的一次出差經歷:“上次我去常熟,發現在常熟城區,每幾公里都有一個公共自行車租賃站,市民只要花10元錢辦一張卡,就可以即需即取即用,這一方便、環保、健康的出行方式,寧波市民也很期待。我想問交通委領導,我們寧波是不是也會推行公共自行車租賃?
“自行車是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在寧波有沒有適用性、具不具有推廣價值,還真沒好好研究過。但城市慢行系統,的確也是發展的方向之一。”市交通委主任勞可軍很坦誠地向政協委員說:“公共交通這塊工作,剛剛從市城管局移交過來,我們對于公共交通的管理才開始認識,初步也向杭州等城市討取經驗,廣泛聽取意見。實話講,公共自行車寧波到底做不做,是不是由交通委做,目前我真不好說。”
問:有句順口溜說“中山路的地鐵修不完”,
到底何時才修完?
答:一號線將按期投運,建設影響仍會持續
“現在網上流傳戲說寧波,最后一句是‘華嚴街的面,驚駕路的飯,中山路的地鐵修不完。’”費震宇委員說:“很多市民非常想知道,什么時候能貫通運行。”
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尹文德說:“目前,1號線一期工程質量安全、進程可控,工期是5年。按照目前進展,2014年可投入運行。網友說的‘中山路的地鐵修不完’主要涉及到的是目前的建設期。現在1號線15個地下站主體結構完成,今年主要是隧道區間的貫通,目前26條隧道已貫通了21個,爭取今年6月全部打通。隨著主體結構的完成,進入路面主車道恢復,屆時還有附屬結構的安裝和路下的管線遷移。因此可能對城市總體形象的影響還會持續。特別是對人行道及沿街的商家還是會有影響,請市民諒解。”
問:靈橋老化,會在旁邊再建一座橋嗎?
答:再造橋也是備選方案之一
這個問題是旁聽公民馬宗儒提的,他今年78歲了。他說:“靈橋今年77歲了,只比我小一歲。這幾年多次聽說橋被船撞傷,老是要修。現在橋也跟人一樣老化了。我想問,今后保護靈橋的話,是不是把靈橋改為步行,是不是靈橋旁邊再造一座新橋?”
市住建委副主任陳明樂說:“靈橋是存在超齡服務問題。去年同濟大學檢測后,還發現多處存在的隱患。目前我們已對靈橋上的車輛實行了限行,并在廣泛征集改造維修方案。老寧波對靈橋有情結,旁邊造橋也是保護靈橋的方案之一,目前多種方案在比選中。”
?。ūR科霞 檀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