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根基,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應當著力提升實體經濟的品質、檔次和國際競爭力。今年兩會上,實體經濟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不少代表和委員不約而同地建議,“十二五”期間,我市應積極鼓勵促進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讓做實業的人有奔頭
近年來,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微企業由于受到要素制約、成本攀升、勞動力緊張等制約,生產經營面臨困境。相關統計顯示,2006年以來,我市工業投資增速呈現寬幅震蕩,這與我市GDP總量較為勻速增長很不匹配,企業投資增速不穩定。市政協委員、浙江天星實業集團董事長俞沖說,雖然國家和我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但是經營壓力大、成本上升、融資困難等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要進一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促進其持續健康發展。
市政協委員、慈溪市潔達納米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劍波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努力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勤奮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這是對一度泛濫的“以錢生錢”等投機行為的一種糾偏。社會各界要努力營造以做實業為榮的良好氛圍,加大對做實業先進典型的宣傳,加大對實業先進企業的獎勵,對潛心做實業的優秀人才給予積極獎勵,讓做實業的人感到有干勁、有奔頭。
市人大代表、寧波東方集團總裁夏崇耀說,現在很多行業存在暴利,以至于做實業的人越來越少。政府應該通過政策調控手段,減少投機暴利,形成創新做實業的良好環境。
轉型升級是關鍵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經濟發展靠的是創新。夏崇耀代表建議,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進一步提升實體經濟的品質和檔次。依靠寧波的區位優勢集聚現有的產業,積極進行產業引導,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全社會要重視科技型企業的培育,出臺長期有效的政策引導,社會資金和銀行資金也要對這類企業進行無貸款貼息、低利率貸款等扶助工作。鼓勵企業朝轉型升級的目標發展,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局面。
市人大代表、博宏恒基集團董事長王建立說,實體經濟要發展,需要在轉型升級上做文章。目前“中國制造”的質量已經達到一定水準,有目共睹。但是一說到品牌、影響力,“中國制造”還沒有多少話語權。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核心是產業的整體升級,需要我們不斷審視產業發展的新環境,不斷地認識產業競爭格局,不斷探索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俞沖委員認為,中小企業是我市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在促進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扶持實體經濟的時候,對中小企業要有政策傾斜。比如讓更多的企業和項目得到資金支持,同時提高對高科技出口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出口企業的支持力度。
健全政府服務體系
企業有困難,經常會想到向政府求助,那么政府該如何幫助企業走出困境?王建立代表建議政府在服務管理上也需創新。“無論是發文件還是出資金,都是比較傳統的做法。”王建立建議應該成立專門的企業服務部門,由其牽頭對全市大中型企業進行系統調查研究,出臺行之有效的幫扶政策,并且全身心投入到為企業服務當中去。
馬建波委員認為,要進一步健全政府服務,完善各類公共服務平臺。要創新發展模式,通過與大學、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和專業性服務機構等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集聚優質資源,提升服務水平。要特別重視對融資服務平臺的建設,建立健全與制造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機構,鼓勵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構建多層次的銀行機構、資本市場、信用擔保“三大體系”。
(包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