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殷海洋情 |
|
|
| 字號:[大 中 小] 發布日期:2012-04-21 |
|
|
|
海洋經濟給寧波經濟再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按照市委、市政府發展海洋經濟的總體部署,寧波港口貿易要與周邊地區錯位發展,打造優勢……劉奇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建設海洋經濟發展核心示范區、著力培育發展優勢的內容引起了廣大政協委員的共鳴。在聯組和分組討論時,來自各行各業的政協委員聚焦海洋話題,為寧波發展海洋經濟和港口建設建言獻策,會場上涌動著殷殷海洋情。
與會委員認為,建設海洋經濟發展核心示范區將為寧波的港口貿易帶來機遇。沈志宏委員認為,通過統籌推進海洋經濟重點區塊和重大平臺規劃建設,一些規模小、檔次低、占地多、污染重的產業將退出舞臺,而大宗商品交易等優勢產業則脫穎而出,實現與周邊港口城市的錯位發展;通過智慧平臺建設,物流的支撐能力將進一步加強,進而提升寧波大宗商品交易能力。
朱光煦委員認為,利用發展海洋經濟的機遇,可以調整寧波目前進出口貿易的比例,實現平衡發展。“目前寧波港口貿易還是出口大于進口,初級產品多于高端產品,工業生產資料多于日用消費品。通過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培育高端海洋服務業,將有利于調整結構,使寧波真正從外貿大市轉向外貿強市。”
在寧波發展海洋經濟的規劃中,特別強調要因地制宜,走特色開發與有效保護之路,這成為委員們的共識。吳波華委員認為,港口開發,應以發展生態休閑和科技型產業為主,但現在一些港口在開發利用過程中,工業港特征愈發明顯,“走進一些開發中的港區,看到最多的還是工業項目,休閑度假、節能環保項目很少。”
隨著建設海洋經濟發展核心示范區戰略的推進,未來寧波的海洋產業會更豐富,對人才的需求會更迫切,方志梅委員呼吁,發展海洋經濟,寧波要培養大量的本土人才。“雖然可以通過人才引進解決一些問題,但放眼長遠,還是要立足本地,從政府規劃、政策支持和學科設置等方面入手,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方志梅委員建議,通過整合寧波現有大學資源,可以合力培養各類海洋經濟人才;通過學科調整,可以提前啟動海洋金融、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高端海洋經濟人才的培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