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人大代表陸勤康和市政協委員鄒大鳴做客由本報和中國寧波網共同推出的2012寧波兩會《對話》欄目,與網民圍繞“社會民生實現更優品質提升”進行對話。
問:我們應該如何加強基層醫療單位的建設,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
陸勤康代表: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卻是門庭冷落。這一現象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何解決這一現象?其一,政府做好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招錄一些優秀的大中專畢業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切實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匱乏的問題;其二,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政府資金投入,吸納、留住人才;其三,完善各類醫療機構的藥品配置目錄;其四,完善農村醫保政策;其五,逐步實行分級醫療衛生服務機制,實行社區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有效地降低醫療衛生費用的支出。
問:基層醫療單位該如何引進留住人才?
陸勤康代表:這一方面要靠政府支持,完善績效工資;另外一方面,衛生行政部門要制定一個激勵機制。
問: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我們在繁榮文化的同時,怎樣把文化產業做得更強大?
鄒大鳴委員:近幾年寧波在發展文化產業上,花了許多的精力,目前我市的文化產業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一大批文化產業企業已經產生了非常好的效益。但是跟兄弟城市比較,還有許多差距。要發展文化產業,我認為一個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要引進文化創意產業的人才,既要懂文化、藝術,又要懂市場、產業。
問:文化遺產的保護非常重要,請問今后寧波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有哪些新對策?
鄒大鳴委員:我們有七個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奉化布袋和尚的傳說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對在城市建設中遇到的與文物保護相矛盾的一些事件,我們根據法律法規,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再來探討、思考怎么把它利用好、開發好。寧波既是一個商貿城市,又是一個港口城市,更是一個文化城市。它承載著太多太多的文脈,我們一定要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
(陳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