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4-2-1”結構家庭越來越多,養老已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昨天下午,圍繞發展養老服務,市政協舉行了政情交流會。
帶著民意、民愿、民智,市政協委員和旁聽公民與市民政局局長楊雄躍、市發改委主任柴利能、市財政局局長葉雙猛、市國土局局長張南芬、市人社局副局長王曉光、市規劃局局長李定邦、市衛生局局長王仁元、市貿易局副局長吳勝甫、市教育局局長沈劍光等進行了一場精彩對話,探討養老問題破解之道。
老年人口比例達19.42%
我市逼近中度老齡化臨界點
截至2012年末,我市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12.4萬人,較上年增加51845人,增幅4.84%,老年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19.42%,較上年增加0.81%,老齡化速度保持持續快速發展態勢,已逼近國際上認可的20%中度老齡化臨界點。
同時,我市老年人口的結構分布呈現為“三多”:一是高齡老人多。80周歲以上老人16.7萬人,占戶籍老人總數的14.9%,其中百歲老人183人,較上年增加13人。二是純老年人家庭多。全市純老年人家庭的老年人數為41.7萬,占戶籍老年人口總數的37.2%。三是農村老年人口多。全市有近75萬老年人生活在農村,占老年人總數的2/3。
據預測,未來幾年我市老齡化形勢將更加嚴峻。到2015年,老年人口將達到128萬人,約占戶籍總人口的22%;80歲以上高齡老人將接近20萬人。據預測,2020年、2025年全市8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將分別接近30萬、40萬。
不出“家門”品質養老
解決日益嚴峻的養老問題,除了政府加大養老機構設施建設,將老年人安排到敬老院、福利院統一照顧外,董蘭兒委員認為,寧波應該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事業,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在社區就可老有所養。
今年和未來幾年內,寧波在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方面會有哪些新的舉措?楊雄躍介紹,“十二五”期間,寧波將多頭并進,推進居家養老服務事業。一是在80%的城市社區、60%的行政村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站,試行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建立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二是根據市場需求,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將增設床位,開辦托老所,為老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并逐步增加文化、學習、保健、康復等服務;三是市、縣兩級財政將加大對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支持力度,對新建居家養老服務站和保證正常運行的服務站給予相應的財政補貼;四是整合教育、衛生、文化等多方面公共資源,為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提供服務。此外,要探索建立諸如以老助老、家院互融等更多符合寧波實際的居家養老模式。
姜嫻委員“以身說法”,她的家庭未來要養5個老人,和她同樣境遇的家庭不在少數,那么未來寧波的居家養老設施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嗎?李定邦給姜嫻委員吃下“定心丸”:未來,寧波街道居家養老所需的托老所每百戶擁有面積將有15至20平方米;居家養老服務站擁有率也將大幅提高。
養老院別做“等老院”
“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多,養老院‘一床難求’如何破解?”針對袁建樹委員提出的問題,楊雄躍說,“當前寧波養老院床位確實供不應求,特別是中心城區。”
按照楊雄躍的分析,我市養老院“一床難求”有四大原因。首先,當前寧波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人口高齡化明顯加速。其次,多年來計劃生育政策致使“4-2-1”家庭日益增多,家庭贍養老人的功能日漸減弱。再次,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養老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老人愿意走進養老院安享晚年。最后,我國關于居家養老的課題研究起步較晚,有關政策、制度相對滯后,資金投入總量也較小。
為了緩解這一難題,去年我市多次開展專題調研,出臺并制定了一系列社會養老支持扶持政策和規劃。今年將新增養老機構床位3000張以上,到2015年每百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達4張,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除政府主導外,還需社會力量共同解決該難題。”金演寧委員說。據悉,今年我市將加快推動社會資金建設一批養老基礎設施,市社會福利院、江東福利中心等項目將陸續投用。預計未來兩年內,我市中心城區養老院“一床難求”的問題可大大緩解。
今后養老可享更多醫保待遇
根據計劃,寧波將進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那么,這一制度究竟何時正式實施?”很多人有著和聶利亞委員同樣的期待。
王曉光說,目前江蘇、紹興等地已經嘗試在居民醫保中引入這一救助制度,對城鎮居民的特殊病種醫療費用按一定比例進行報銷,寧波將在這些城市的試點基礎上擇機實施。
“醫療機構的床位費能報銷,養老機構的床位費能否也納入醫保報銷范疇?”陳海英委員直言,寧波的多數養老院沒有醫療機構,床位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人的養老成本。
“基本醫保的目錄制定權限在省一級,寧波將向省人力社保廳建議,調整醫療服務目錄,將養老床位列入報銷范圍。”王曉光說,目前,寧波已允許養老機構使用氣墊床,并將臨終關懷期間發生的床位護理費按家庭病床來處理,這些都是可以列入醫保支付范疇的。
“寧波的養老金能持續多久?”江家城委員的提問一出,全場立即安靜了下來。王曉光表示,寧波的養老金抗風險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按照目前的老年人口增量,在養老保險費率不調整的情況下,寧波養老金或將在2018年出現拐點。不過,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財政在養老金上的投入會越來越大。
專業化人才讓養老更“給力”
“如何讓養老服務更專業,政府部門是如何考慮的?”會議尾聲,江海亮委員拋出了這個問題。
“專業化人才的培養,決定著養老服務的質量。”沈劍光坦言,近幾年,寧波的職業學校、高等院校開設了相關老齡化專業,但人數遠遠不夠,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逐步“升級”。
沈劍光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寧波的學歷教育要擴大招生規模,支持本地大中專院校開設養老服務管理、養老護理、老年康復等專業,培養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去年6月,我市的養老康復專業和護理專業已獲批,醫藥類的相關專業也已報批,預計今年秋季有關院校可以正式招生。
現場不少委員表示,“加強養老護理人才的培訓也很重要”。依托高校資源,我市每年要培訓養老護理人員不少于500名,到2015年底,全市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訓率將達80%,養老服務護理人員持證上崗率在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