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生態立市,加快建設“美麗寧波”。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容量倒逼的嚴峻形勢,我們如何建設“美麗寧波”?如何治理灰霾,讓甬城重現藍天?如何破解水污染難題?在經濟發展同時,如何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圍繞這些生態文明建設話題,委員們各抒己見。
綠色出行“鎖”霧霾
市政協委員、寧波海利得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 史哲明
今年一月份,寧波輕度污染天數占到36.66%,霧霾逐漸成為籠罩在市民心頭的一塊“心病”。寧波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必須嚴格控制大氣污染,不斷提高空氣質量,切實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加大公交優先發展的力度,打造“快速、便捷、綠色”的公交營運體系。建議加大公交車的投放量,科學合理設置線路,延長服務時間,推廣清潔能源車輛,為市民綠色出行提供條件,實現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率達到60%的國家標準。切實改善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整治違規侵占公交專用車道行為,緩解公交車堵塞現象,保證市民公交出行安全、暢通。引導市民減少私家車出門頻率,倡導“拼車”、自行車出行等綠色低碳出行方式。此外,還要大力控制工業廢氣、粉塵的排放,可以像一些歐洲國家那樣,制定縣(市)區一年空氣污染最低天數標準,對不能達到標準的,可以給予巨額罰款或考核減分。
加快長豐區塊“騰籠換鳥”
市政協委員、寧波波爾管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梅迪華
長豐熱電廠地處市中心城區風景秀麗的奉化江畔,然而高聳的煙囪、濃烈的白煙嚴重影響周邊環境和城市形象,與周邊商業民居環境格格不入。作為政協委員,經過實地調研走訪,我認為在熱電廠搬遷新址基本落實的情況下,應加快推進停用拆遷進度。現有供熱用戶可參照杭州等城市改用清潔經濟能源天然氣,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最大化。
市政府以及江東、海曙、鄞州相關部門可組織成立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確定時間節點,確定中心城區內供熱方式改造為以天然氣為一次能源的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供熱方式,年內安排熱電廠停產搬遷及供熱用戶分批改造項目的實施。
參照煤鍋爐改造項目,市、區財政對供熱用戶改用天然氣鍋爐的給予一定經濟補償,工程施工相關部門在用戶天然氣接入工程建設上給予政策上的優惠。
給市民一個碧水“桃源”
市政協委員、寧波自來水總公司水質監測站站長 王益芬
這兩年,隨著寧波加大對水資源保護的力度,居民飲用水、管網水和工業用水的質量有了明顯提高。最明顯的是白溪、皎口、周公宅等居民飲用水源地實施規劃保護后,全市3類居民飲用水比例大幅提高,1類和2類的比例也越來越多。居民用水安全和生活品質得到了極大提高。
多年來一線從事水質監測的工作經歷告訴我,為了保證寧波的水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利用,今后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對飲用水源地劃區保護力度,尤其是一級保護區,一定要保證周邊地區青山綠林的原生態,防止污染企業“死灰復燃”。相關縣(市)區在制定發展規劃時,盡量不要在水庫周邊進行旅游、休閑產業開發,不要因一時經濟利益驅動,污染了藍天碧水。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與監測、督察,逐步引導農村居民養成珍愛水資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