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報告,忙碌一天,晚上回到駐地的他們會做什么?2月20日21日兩晚,記者兵分數(shù)路,夜訪參加今年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面對記者這群“不速之客”,毫無思想準備的他們作何反應?
20日21時12分,聯(lián)誼賓館1007室。第一個“被”敲開房門的,是來自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的朱心琪委員。在獲悉記者的身份和采訪事由后,她會意地一笑:“我正在準備明天的發(fā)言材料呢!”
與往年代表委員“食宿全包”不同,今年兩會期間,在海曙、江東、江北區(qū)有住房的出席列席人員均不安排食宿。“我來自鄞州,已經(jīng)整整三天沒回家了。”朱心琪委員告訴記者,下午分組討論結束后,她吃完工作餐便回到房間。
在談話間隙,桌上的一本會議筆記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隨手一翻,竟是手抄的整整6頁紙。“您聽報告十分認真。”記者感嘆道。“這只是一部分,報告材料上記的更多。”朱心琪委員說。
21時30分,記者來到12樓,這里住著教育二組的部分委員。在1207室,來自慈溪的胡振燕委員正在翻閱第二天的會議材料。“從晚上7時到現(xiàn)在,先整理會議筆記,再準備明天發(fā)言,3個小時過得很快。”胡振燕委員說。
21日19時,本報另一路記者探訪了人大代表的駐地。來自寧海的裘銀芳代表正坐在房間的電腦前,為次日準備提交的議案查閱資料,內(nèi)容是關于如何暢通農(nóng)產(chǎn)品物流渠道。
“我希望每一條建議都盡善盡美,能反映基層群眾的民生訴求。”裘銀芳代表說,這幾天,她天天在思考如何完善議案,讓自己的建議能更有“溫度”、更好地落地。
19時20分,來自北侖的社區(qū)干部黃偉君代表剛回到房間,正和另一位代表一起學習會議報告。黃偉君代表一邊和記者說著話,一邊把報告中與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等相關表述仔細地圈出來,“這些都是群眾關心的民生重點,我可以結合基層工作實際,更好地向大會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