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日報:緩解“看病難”社區醫院可大有作為 |
|
|
| 字號:[大 中 小] 發布日期:2014-01-09 |
|
|
|
關鍵詞:社區醫院
這兩天,天氣時冷時熱,市區各大醫院里等著輸液的發燒、感冒患者排起了長隊;而一些社區醫院卻偶有忙碌,大多數時候門庭冷清。
目前,寧波各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由于設施、人才、機制等方面的限制,還不能完全承擔起“大病進醫院、小病進社區”的功能。
“如果我們能好好利用社區衛生醫療機構,那么居民就可在家門口看病,不用往大醫院擠了。”正在參會的市政協委員、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朱心琪建議,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完善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使其為緩解城市“看病難”發揮應有的作用。
朱心琪委員通過調查發現,造成目前市民大病、小病都往大醫院跑,社區醫院功能失調的主要原因是資金短缺、轉診制度難落實、社區醫院醫保藥品范圍過窄和社區醫療人才不足。“社區醫院雖然建起來了,但是好多設備和檢查項目不全,居民生病還得往大醫院跑。”朱心琪說,社區醫院正常運作還遇到一些制度性制約,如一些老年慢性病常用藥、價格貴的藥由于限級進不了社區醫院,患者從社區醫院轉大醫院容易、從大醫院轉社區醫院難等問題。
朱心琪委員建議,通過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擴大社區醫院的經費來源,從而保證社區醫院正常運作;強化社區醫療的主動服務意識,像海曙白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粉絲”式家庭醫生制度那樣,讓居民接受社區醫療;定期調整常見病、慢性病藥品限級,方便社區患者看病;建立長期交流制度,不斷提高社區醫院醫療水平和知名度。(記者 張正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