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軍 市人大代表,海曙區僑辦主任
楊仁法 市政協委員,寧波工程學院交通學院院長
核心提示
城市核心區有公交專用道80余公里,途經公交車提速15%以上;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順利開通運營,與之配套的P+R換乘停車場、公交首末站、公共自行車網點等同步建成投用……
寧波公交都市創建一年來,城市交通公交優先“變局”有目共睹。公共出行越來越順暢,開車的會不會覺得反而“更堵”了?在國內一線城市頻頻突發小車限牌令的今天,寧波治堵路在何方?
在公交車站,看一看電子公交站牌上的公交信息,選擇合適的公交線路;通過“寧波通”手機終端,查一查附近的公共自行車網點;出門前,參考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指數,再決定出行路線和方式;準備停車了,瞧瞧周邊停車指示,就近選擇有空車位的停車場停車……
上述場景,有市民已經熟悉的,也有市民期待實現的。在寧波大力推進城市治堵工作和公交都市創建大環境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不約而同對寧波城市交通如何通過“智慧”管理來疏堵提出了想法和希望。
錢軍代表說,這幾年,寧波城市道路越建越好,城市私家車數量不斷提高。但車輛多了,亂停車現象也多了,導致好好的道路變得擁堵。“前些天去杭州,車入鬧市后,導航設備就開始提醒周邊有哪幾個停車場,位置分別在哪里。”錢軍說,寧波正在打造智慧城市,其中“智慧城管”的網格化管理可以及時知曉小到一個窨井蓋的破損問題,“那么我們的停車管理也完全可以跟進,除了能告知哪里可以停車,還可以做得更細,提示還有多少空位,從而減少亂停車現象。”
長期從事寧波城市交通研究的楊仁法委員認為,基于大數據信息技術的開發應用,將成為未來應對并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重要手段。“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光靠修路等硬件設施建設是不夠的,更需要合理引導出行結構,使市民減少對小汽車的依賴,轉而選擇公共交通。”
據楊仁法委員介紹,其所在的寧波工程學院交通學院與交警部門正合作開發寧波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指數系統,預計4月份即可發布,“其實質就是用最簡單最直觀的數值變動來描述復雜的路網擁堵狀況,給市民出行提供參考,同時也幫助市民樹立大交通意識,優化出行選擇。”
錢軍代表對智慧化的公共交通體系十分期待,“通過‘云端’技術,能及時了解道路狀況,規劃出行路線,使出行時間可控且快捷。” (王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