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誼報:抓住“預熱”期謀劃“十三五” |
|
|
| 字號:[大 中 小] 發布日期:2015-02-06 信息來源:聯誼報 信息作者:徐建平 |
|
|
|
“十三五”規劃工作已經進入“預熱”期。在日前召開的寧波市政協全會上,委員們的大會發言分析了寧波市“十三五”時期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建議精心謀劃好“十三五”規劃,干好“十三五”。
潘健紅委員在代表民建寧波市委會作《關于我市制定“十三五”規劃需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大會發言時建議,利用寧波海陸聯動優勢對接國家長江經濟帶戰略,以及寧波若干保稅區和貿易平臺的作用,以及寧波鄰近上海的區位優勢,打造港口經濟圈。深入謀劃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產業合作,做好與傳統的外經、外貿、外資這“三外”的有機結合,發揮重要開放平臺橋頭堡作用,培育開放合作新優勢。強化科技專項帶動,夯實科技人才支撐,營造科技服務氛圍,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突破發展,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培育新業態和新模式,完善現有產業調控方式,做大做強城市經濟。加強國土規劃引領,抓好落實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完善城鄉基礎設施體系,塑造城鄉區域新格局。
“寧波擁有經濟發展所積累的產業互補優勢、江海陸銜接所具有的自然區位優勢、銳意改革創新形成的開放經濟優勢和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始港之一所沉淀的歷史文化優勢,對接、服務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關鍵是要發揮好寧波的這四大優勢。”朱光煦委員代表致公黨寧波市委會發言時建議加快產業對接,著力引進國際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公司,提升產業國際化水平;加快交通對接,建立海鐵聯運大通道,助推國際強港建設;加快貿易對接,堅持出口與進口并重,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加快信息對接,打造跨境商貿物流信息共享平臺,提升信息經濟發展水平;加快文化對接,展示寧波“一帶一路”的人文史脈,打造國際文化名城。
寧波海洋科研實力較弱,缺少“國字頭”的海洋專業研究機構,沒有專業的海洋大學,海洋教育和青島、大連、上海尚有差距。據統計,2013年,寧波海洋高技術產業僅占全市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的3.12%,與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的地位不相匹配。薛旭初委員代表寧波市政協經科委發言時建議,高標準謀劃建設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爭取發展成為寧波市海洋高科技成果研發、孵化和轉化的大平臺。謀劃組建一批高層次的海洋研究機構,整合提升現有涉海研究院所水平。支持涉海企業建立研發創新機構。加快探索設立財政參與出資的寧波市海洋科技創投基金和風投基金,重點支持涉海公共科技平臺、海洋高技術產業孵化器等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