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日報:保障公交優先 |
|
|
| 字號:[大 中 小] 發布日期:2015-02-06 |
|
|
|
人物名片
朱德志 市人大代表,寧波市公共交通總公司總經理
阮 敏 市政協委員,寧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綜合運輸處處長
核心提示
公共交通為堵得“鬧心”的城市減負。2014年,我市公共交通開創新格局,常規公交、軌道交通、出租車、公共自行車“四車一體”的城市客運體系已經初步構建完成。全年市區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154萬人次,其中最基礎的地面公交達138萬人次,公交車仍是市民出行的首選。如何讓公交車開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提高對市民的吸引力,繼而為城市綠色、低碳出行,治理擁堵作出更多貢獻?
去年,我市完成公交客運量6.9億人次,同比增長7.5%。在“四車”中,作為城市客運體系主體的公交車,仍是市民最基本和依賴的公共交通工具。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將有助于提高道路利用率、降低尾氣排放、降低出行成本、減少停車設施的需求,其益處不言而喻。”朱德志代表認為,公交優先主要包括規劃、土地、財政以及路權等方面的優先。以路權優先為例,必須提高有限道路資源實際利用率,加強公交優先信號系統的設置,推行公交優先通行車道等措施,調整公交車輛與社會車輛的路權分配關系,充分體現道路資源使用向公交的傾斜。
針對寧波通勤時段公交客流量較大的特點,朱德志代表建議,公交專用道可以采取錯峰措施,高峰專用,低峰共用,并合理設置高峰時間段。通過適度的管理手段,增強民眾對公交專用道的路權意識。這樣公交車就能更高效地運轉起來,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百姓公交出行。
阮敏委員認為,公交車要對市民保持持續的吸引力,需要政府和企業同時做出努力。其中,對場站資源的配置尤其是土地要素的保障相當重要。“在一些居民小區、商業中心等建設公交場站,能有效解決場站偏遠、公交線路過長的問題,避免導致部分公交線路‘兩端沒人乘,中間人擠人’的窘況。”
對此,朱德志代表也有同樣的呼聲。他建議,在中心城區土地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可利用高架橋下空間發展公交場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