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老年大學是許多老年人的精神追求之一。但是,想上老年大學并非那么容易:每次一到招生報名日子,寧波老年大學就排起了長隊。招生名額嚴重供不應求。
昨天上午,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的聯組討論上,陸愛國委員建議寧波老年大學開放招生,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學,同時,讓部分優秀學員下派到縣區老年大學或街道、社區老年活動中心擔任義務教學工作,來緩解市老年大學入學難現象。
現狀 新增學員呈下降趨勢
據介紹,1985年,寧波老年大學正式創建,為全額撥款的公益性事業單位,隸屬于市委老干部局。發展30多年來,目前,寧波老年大學已發展為總建筑面積15513平方米,教室36間,共設文學語言、書畫攝影、醫學保健、綜合應用、體育舞蹈、計算機、聲樂戲曲和器樂8個系、82個專業、257個班級,成為擁有11310余名學員、12157人次的多學科、多層次、多學制的綜合性老年大學。
陸愛國委員提供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2010到2015年的6年里,寧波老年大學的年增加學員名額數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分別為560、468、413、390、450、360人,這6年的年平均增加量僅為440人。而2012年到2014年,我市企業的退休人數卻在逐年增加。
尷尬 退休職工入學難
“新增學員極少,續讀學員占多數,每年平均新增加的學員名額數量僅487名,尤其是近5年,每年學員名額增加數量基本上是逐年下降。”陸愛國委員說。同時據調查,11310名學員里有10000多人讀了五年以上,90%的人不愿意結業離校,最長的學員在老年大學已有20年的學習生涯。
另外,學員中企業退休職工極少。據介紹,寧波老年大學主要招生對象為市屬機關離(退)休老干部,在學額允許條件下,兼顧市屬企、事業單位退休老同志,所以,企業退休職工入學較為困難。而實際上,企業退休職工中想上老年大學的為數不少,需求很大,因為老年大學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交流、學習、展示的平臺,也能一掃他們退休后空虛、失落、寂寞的心情。
建議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學
陸愛國表示,寧波老年大學是廣大老年人的大學,要公平對待各類企事業退休人員,要根據我市各類退休人員總人數,按比例確定招生名額和在校學員。
“當老人的迫切需求與老年大學發展規模發生現實沖突時,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辦學模式。”他建議有效發揮社區老年活動中心作用,建設形成以市老年大學為龍頭,縣區老年大學分校為補充,街道、社區老年大學教學點(培訓點)為基礎的三級網絡老年教育格局。“市老年大學培養一批‘有技術特長、有授課能力、有服務時間’的退休老人,形成師資儲備庫,借助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場地,開辦老年大學教學點,就近開展老年教育教學、輔導等活動,逐步實現老年教育在中心城區的全覆蓋,讓更多老年人受惠。”
“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員有就學需求,一方面有些學員老是‘畢不了業’,不實行學年制的老年大學肯定不堪重負。”他建議,根據各專業的難易程度推出不同年限的學期班。部分優秀學員下派到縣區老年大學或街道、社區老年活動中心擔任義務教學工作。
此外,還應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學,政府在辦學場地、辦學經費、教學設備設施等方面給予適當支持。同時,充分挖掘現有普通學校、職業學校、成人學校等各類學校和單位潛在的教育資源,開展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