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事雖小,卻關乎衛生環境、關乎百姓民生,關乎城市文明。寧波街頭的廁所供給足嗎?設施設備完善嗎?環境好不好?這些關系到市民切身利益的事,也是市政協委員們的心之所念。昨天,不少政協委員聚焦“廁所革命”,建議從加大保障力度、統籌布局、加強管理等方面入手,改進“小廁所”里的“大民生”。
1
小細節體現人文關懷
能否在廁所里加個扶手、裝個隔板
有關“廁所革命”的話題,也是普通市民最關注的。家住鄞州區的80歲武易生老人,曾多次給本報來電反映自己對寧波公廁建設方面的想法。他希望借市兩會召開的東風,能夠助推寧波的“廁所革命”更進一步。
“現在寧波很多蹲坑的公廁沒有扶手,老年人如廁特別不方便。”武易生老人說,如今寧波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他希望寧波的公廁能多一些為老年人群體著想的細節。如今不少公廁都是蹲坑,蹲坑邊沒有扶手,老人蹲下去或起身都十分不方便。武易生老人說,希望公廁蹲坑邊的掛鉤和扶手能夠成為標配。
此外,寧波很多公廁的男廁所小便池上面,沒有放東西的隔板,這樣人們上廁所的時候,常常只能把隨身帶的東西放在地上。武易生建議,公廁的小便池上都能裝一塊隔板,方便大家放隨身的東西。希望公廁里的一些小細節,體現人文關懷,彰顯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溫暖指數。
2
緩解街頭如廁難
建議統籌規劃,打造十分鐘如廁圈
通過調研走訪,市政協委員、江北區民營個體協會秘書長、民進寧波市委會委員徐波發現,寧波要深入實施“廁所革命”,還面臨諸多困難,此次兩會上他帶來的提案就是《關于深化實施“廁所革命”的建議》。
出門辦事,突然“內急”卻一下子找不到廁所,這是不少市民都遇到過的尷尬事。要解決這個問題,徐波委員的建議是編制城鄉廁所規劃,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打造10分鐘如廁圈。
“要擴大城市公共廁所規劃的編制范圍,將旅游廁所、鄉村廁所納入城鄉公共廁所專項規劃,便于統籌布局,打造10分鐘如廁圈。”徐波委員說,“廁所革命”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實事工程,也是提升寧波城鄉品質的重要內容。他建議將配套公廁建設列入“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內容,與項目主體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時,對現有公廁嚴格執行“先建后拆、拆一補一”原則,改造提升設施陳舊、功能缺失廁所。還要重視規劃設計與科技化、生態化應用的同步實施,積極推廣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提升廁所科技和綠色環保應用水平。
徐波委員還建議,要引導開放社會廁所。針對部分區域公廁數量偏少、布局調整難度大的問題,除了新建廁所外,建議通過“分片試點,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沿街單位開放廁所進行彌補。同時,按照“誰經營,誰管理”的原則,與業主單位簽訂對外開放協議書,將硬件條件、衛生和服務狀況等納入日常考核標準,做好日常管理和維護。
有了硬件一流的廁所,日常管理保潔等軟件也要跟上。怎樣讓整潔衛生的公廁成為城市的亮點?徐波委員建議要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借鑒國內先進經驗,從立法層面,加快制定出臺地方性廁所管理辦法。“要重點理順廁所改造提升過程中的規劃設計、用地保障、資金投入瓶頸,簡化審批環節,落實水電優惠政策和新建廁所的產權證辦理制度。”徐波委員說,還要在逐年提高公廁保潔定額標準、保潔質量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和保潔員技能培訓力度,完善提高公廁保潔質量的長效機制。
3
緩解公廁難找
建議明顯標志標記,讓已有公廁更醒目
作為一名女性,市政協委員、慈溪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偉凱對在外“如廁”問題的關注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眾所周知,在車站、碼頭、機場等公共場所以及部分旅游景點,女廁所門口排長隊的現象屢見不鮮,女性似乎已經成為如廁的‘困難群體’。”
站在更寬廣的視角,“如廁”問題并不僅僅給女性帶來“切膚之痛”。陳偉凱說,家鄉慈溪正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旅游業的迅猛發展也催生了對公廁的現實需求,而政府也正在著力解決廁所臟、亂、差、少、偏等村民和游客關注的問題。
“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否具備干凈、整潔、完善的衛生設施,已經成為影響旅游品質和今后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一座城市、一個村子的公廁已經成為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陳偉凱說。
并不僅僅是普通民眾在關心看似微不足道的“如廁”問題。過去三年里,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對“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民生存在于每一件小事,億萬人的小事就是一件大事。陳偉凱也希望能夠通過這次兩會,將公廁這件關系民生的“小事”能被當做一件“大事”引起重視。
陳偉凱在進行調研和查閱相關資料后發現,當前寧波市中心城區和一些旅游景點的公廁存在供給不足、分布不均衡、標識不明、設施不完善、男女蹲位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單靠一兩個項目,靠某個行業遠遠不夠。
“首先要進一步摸清底數,分系統制定規劃和建設標準,堅持政府主導,把解決廁所問題與實施城鄉文明創建、旅游景區品質提升、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等結合起來。”
“充分考慮區域特點,做到宜改則改、宜建則建,突出解決中心城區公共場所、旅游景區、美麗鄉村、機場車站等重點難點領域廁所建設問題,合理布局生態公廁,方便就近如廁。”
陳偉凱還特別提到,隨著社會的進步、開放和多元化,不同人群對“如廁”的需求是不同的,在保障基本民生的基礎上,也應該發揮市場的優勢,引導民間資本、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廁所的建設管理,多形式多渠道解決資金問題。
“不僅僅是在公廁的布局上,還有很多細節之處也值得我們的職能部門深思。比如現在有很多公廁,所在的位置比較隱蔽,標志標記又不夠醒目,以至于有需要的市民錯過;又比如,一些公廁的位置比較偏僻,有急需的市民過去不方便。從細節處著手,將已有的公廁更好地利用起來。”陳偉凱說。
4
緩解公廁數量少
建議黨政機關、沿街單位向公眾“共享”廁所
政協第五屆寧波市海曙區委員會委員佘志敏有著多年城市管理工作經驗,因此對民眾反應的“如廁難”問題有著更為深入的了解。在他看來,靠新建公廁來滿足民眾的“如廁難”只是一個方面,此外,還是應該深挖已有廁所的“接待能力”。
“黨政機關、沿街單位應該向公眾開放廁所。”佘志敏說,這個建議并不新,在《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就有提到沿街的機關、企事業單位要為市民提供方便,免費對外開放廁所;之前也有媒體報道、呼吁過這一做法。
日常保潔如何維護,工作環境的安全如何保障……這些都是向公眾開放單位內部廁所可能帶來的問題,但在佘志敏看來,最根本的還是“觀念問題”,“在共享經濟如此盛行的當下,公廁的共建共享也應該成為發展趨勢,這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開放、包容、友好程度。”
佘志敏希望,在向公眾開放廁所的過程中,黨政機關能夠發揮“帶頭”作用,進而引領沿街單位也積極參與。他還提議,對于黨政機關開放廁所的落實情況應予以監督和評比,對沿街單位的落實情況則應給予表彰和補助。
在佘志敏看來,這種“共享”的理念還可以推進到“廁所革命”的很多方面,比如將城市的公廁信息主動分享給那些民眾平時使用比較多的手機APP平臺,甚至可以幫助更新、完善,“對于民眾來說,實用和方便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