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刷爆朋友圈的一條“寧波新一線城市”消息叫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很振奮。今年年初發布的中國2018新一線城市榜單中,寧波入圍。如何建設更美好的新寧波,躋身中國城市第一方陣,除了GDP趕超外,仍需要綜合競爭力的深度提升和突破,需要大開放的城市格局以及更高、更均衡的城市規劃。在今年兩會上,城市規劃與建設,成為委員們高度關注的焦點。
1 四明湖水杉林成新晉“網紅”
建“花城”寧波 讓花園花色多起來
在荒地上誕生的蓀湖花海,一再成為新聞頭條;余姚四明湖的水杉林紅葉,在網上迅速躥紅。在市政協委員、浙江云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總裁林杰看來,這都潛藏著城市居民對“花”的渴望。但寧波缺少花卉主題公園,缺少花事活動,成為一大遺憾。林杰委員建議,要不斷提升城區綠地品質,建設“花城”寧波。
“花卉主題公園已成為一個城市文化的重要標志,是城市服務于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標示。”林杰委員說,據他了解,國內很多城市在有計劃地推進花卉主題公園的改造、提升與建設。我市鄞州區,在2017-2022年建設規劃中,也明確提出打通“城市花脈”的要求。
林杰委員建議,花卉主題公園的改造、提升與建設,要以全市大統籌、各區小統籌、大型公園內分區塊再安排的辦法來實施。全市統籌可以避免“花園”不少、“花色”不多的問題。在統籌安排下,形成各有特色的區域,建成各有特色的公園,更好地發揮城市綠地的作用。“花城”寧波建設要充分考慮四季有花,比如春天的杜鵑、海棠、櫻花、月季,夏季的紫薇,秋季的桂花,晚秋的銀杏、水杉(觀葉為主),冬天的梅花都適合成為各花卉主題公園的主角。
“花城”寧波方案的設計要考慮花卉主題公園賞花期的游客量與公園本身及周邊設施和環境條件的承受能力。如院士公園、濱江景觀帶慶豐橋以東段、楊木碶路生態走廊、甬新河兩岸的公園與公共綠地,交通疏導能力強,環境容量大,可以做較大規模花卉主題的升級改造。如月湖公園、中山公園的現有人流量已經很大,適合做少量的改進與提升。
此外,“花城”寧波不僅要進行花卉主題公園的改造、提升與建設,還應安排豐富多彩的主題花事活動。
2 學習蘇杭城市規劃布局 海曙建“西部新城”均衡城市格局
近年來,寧波提出東集聚、南融合、西開發、北提質的區塊規劃方向,并實施了區塊調整,擴大海曙區面積,目前已形成南部商務區、東部新城,城北建設也提上日程,但在西部開發上,尚未成局。市政協委員、天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浩強建議,市區聯手,高起點布局,共建寧波“西部新城”,補上寧波城市大格局的最后一塊“短板”。
龔浩強委員對比了與寧波同為“新一線城市”的杭州、蘇州,兩地近10年都在積極拓展城市規劃布局,實現了多核心聯動的平衡發展格局,成功實現由主城向外輻射的城市擴張。他說:“這很值得寧波借鑒學習。”
龔浩強委員說,作為寧波的近鄰,杭州近年的城市規劃非常注重開放和平衡,將原來的主城武林核心區,擴展到城西科創中心、南部濱江、蕭山中心、東部錢江新城中心等,以主城為核心輻射周邊,在充分聯動的基礎上,實現城市規模及人口外擴,平衡發展,更加吸納了一些新資本、新項目、新人才的聚合式發展。
蘇州城市規模與寧波相近,近年來城市外圍不斷擴大。其城市規劃形成了“一心兩區兩片”構成的“T型”城市空間結構,包括東西城市發展主軸和南北城市發展次軸。整個城市實現了經濟、文化均衡和諧發展。
寧波若要穩固躋身中國城市第一方陣,除了在GDP上趕超外,仍需要綜合競爭力的深度提升和突破,尤其需要提早構建更具遠景規劃、更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空間布局。龔浩強委員建議,在原有集士港衛星城基礎上,將古林與高橋連接起來,建設一個西部新城,使之成為寧波新的經濟增長極。
3 成立“城市更新局” 推進寧波城市“局部整容”
城市更新,是城市建設與管理領域最近幾年頗為火熱的一個詞匯。相對于城市的“大拆大建”,它更像是“局部整容”,將城市中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做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特別是城市化后期必經的再開發過程,涉及到經濟轉型、民生改善、社會發展、生態建設、文化傳承等方方面面,是需要統籌兼顧、內外兼修、協調推進的一項重大的全局性系統性工程。
在市民建遞交的《關于加快推進寧波城市更新的建議》中說,近年來,許多城市把城市更新作為解決城市病、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抓手。比如,深圳2009年就出臺了《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成立城市更新局;上海2015年出臺了《上海市城市更新實施辦法》;杭州以歷史建筑更新及非物質文化更新為主線,重點推進了七大系統的有機更新。而目前寧波圍繞城市更新所開展的相關工作,以專項行動引領、歸口部門分類治理的方式為主,這種方式亟待“升級”。
那么,寧波該怎么進行城市更新呢?建議稱,首先要加強頂層設計,打破歸口部門分類治理的傳統更新模式,參照先進城市的做法,成立城市更新局,編制城市更新單元規劃,劃定重點更新單元,以“城市更新單元”作為基本管理單位,明確規劃管控要求,協調各方利益,落實城市更新目標和責任。
其次,要提升城市功能,塑造城市魅力。深化“三江核心片區”的功能提質改造,精心打造極富魅力與活力的城市最佳CBD樣板區;以姚江-慈城國家海綿試點區為帶動,全面推進姚江兩側地區的更新發展;推動東錢湖由城市“后花園”升級為城市“會客廳”,形成城市“攬湖”格局的新跨越;重點推動軌道站點綜合開發,推進軌道交通建設與城市更新的協同發展,推動地上地下聯動,形成城區空間組團式發展。
同時,加大拆舊更新力度,凸現歷史文脈傳承。對不符合城市功能品質要求的棚戶區和城中村進行拆除重建;對具有地域特色和保護價值的舊廠房、舊市場進行微更新,實現活化利用、功能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