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寧波高新區江南一品小區,市民將紙板箱投入可回收資源分類回收機內。記者 崔引 攝 |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市中心城區垃圾分類收集覆蓋面達89%,農村覆蓋面達62%,垃圾分類整體工作在46個重點城市中名列前三。去年11月,財政部和世界銀行召開寧波與世行合作城市固廢管理研討會,肯定了垃圾分類寧波模式。
昨天,垃圾分類也成了不少市政協委員議論的重要話題,他們紛紛為我市進一步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建言獻策。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帶頭作用
市政協委員、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監察綜合科科長馮國銘表示,自2013年7月我市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經過5年多努力,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比如,雖然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程度已經比較高,但參與程度、分類準確程度還不高。為此,馮國銘委員建議,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垃圾分類中的帶頭作用。要把生活垃圾分類作為社區基層黨建工作的考核指標之一,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垃圾分類中的帶頭作用,調動小區內退休黨員干部、樓道長、墻門組長、熱心志愿者共同參與分類工作,通過入戶指導、桶邊督導等方式,引導自覺分類、精準分類,提高源頭分類質量。
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進一步督促落實好黨政機關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全體黨員干部要把承諾轉化為行動,在垃圾分類中起好模范帶頭作用,不但要自己分類,還要帶動身邊的家人、親朋好友和鄰居共同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把物業企業作為重要合作伙伴
去年12月25日,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提交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二審。
市政協委員,浙江和義觀達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高級合伙人,民盟寧波市委會委員陳勇認為,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推進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工作,有地方性法規只是第一步,具體能否有效實施并快速推進是下一步工作的關鍵。為了更有效地在管理條例頒布后推進實施,陳勇委員建議我市參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推進垃圾分類進程中的做法——把物業企業作為重要的合作伙伴。
也就是說,通過對物業企業責、權、利的明確,鼓勵和推動物業企業完善和更新服務內容、培養專業化隊伍,從而把物業企業打造成推進垃圾分類實施的重要隊伍。
為此,我市需要及時修改《寧波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等規范物業企業的相關法規和配套制度,明確物業企業必須配備專門人員,并且增加對物業企業在垃圾分類工作成效的獎懲規定。
鼓勵和引導物業企業對所管理的物業區域進行摸排分析,針對所管理區域人員狀況、垃圾數量、垃圾種類等情況,制定垃圾收集裝置安放地點、數量以及垃圾清運方式、時間、次數等實施計劃。
同時,運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手段,構建物業企業與政府相關監督管理部門之間能快速反應的渠道,便于物業企業在開展垃圾分類工作遇到問題時能及時有效解決,特別是發現管理場所居民或企業不遵守規定投放垃圾等行為,在制止無效時能及時由政府執法部門介入處理,強化法規的權威性和執行的有效性,震懾違法行為。
逐步推行使用全生物降解垃圾袋
為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很多居民家中每月都能領取一大卷垃圾袋。市政協委員、寧波市繆斯藝術學校校長、農工黨市委會委員邱國安發現,無論是政府統一發放到戶的生活垃圾袋,還是市民從超市自購的垃圾袋,絕大部分是無法生物降解的塑料袋。
這些塑料垃圾袋回收價值較低,經常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區、水體、公路和鐵路兩側,造成“視覺污染”。塑料結構穩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還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極大危害。垃圾袋混在土壤中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垃圾袋也會對動物生存構成威脅,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
在國外考察時,邱國安委員針對這一問題專門展開過調查。他發現,在一些歐美國家,餐廚垃圾作填埋處理,普遍使用可全生物降解垃圾袋,從而極大地減少污染。“如果使用HDPE原料做的普通垃圾袋進行填埋,50年都不會降解,被占用的土地長期得不到恢復,影響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如果進行焚燒處理,這些塑料垃圾袋燃燒后又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污染環境。”
雖然大部分全生物降解塑料比傳統塑料價格要高,但全球市場需求呈逐年快速上升趨勢。邱國安委員說,目前,慈溪已有企業具備生產全生物降解垃圾袋的成熟技術,如果能大規模推廣使用,成本會大幅降低。
“因此,我建議我市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逐步推行使用全生物降解垃圾袋。”邱國安委員說。
在收儲地和運輸車上安裝攝像頭
有關調查顯示,個別居民把物業混收混運或其他居民不分類作為自己不分類的理由和借口。市政協委員、寧波匯眾汽車車橋制造有限公司部門經理徐輝也注意到,垃圾混運現象確實沒有杜絕。
垃圾分類收集和運輸會增加物流成本,個別運輸人員為圖省事、省成本,把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收混運;部分小區物業、保潔人員垃圾分類意識差,把已分類垃圾集中堆放送運,部分運輸人員未做到不分類垃圾拒收的要求。
為此,徐輝委員認為,需通過有效的方式提升垃圾分類工作的監督成效。他建議,通過政府部門和垃圾處理企業分擔統計成本的方式,在垃圾收儲交接環節和分揀處理環節統計垃圾分類效果。根據垃圾袋上的編號追查分類來源的成效,通過分級成效落實區域管理成效,層層落實到垃圾分類單位、社區、保潔員工和市民個人。
在垃圾運輸車安裝攝像頭的基礎上,也在垃圾運輸收儲地安裝攝像頭,記錄收儲行為,使執法人員處罰有依據,同時也提振市民對周邊環境提升的信心。
針對垃圾清運環節沒有做到真正有效分類,造成分好類的垃圾在運輸回收環節再次被混合現象,市政協委員、寧波市李惠利幼兒園教育集團園長林紅建議,分4種垃圾車進行垃圾定時清運,收取不同垃圾,以形成不同垃圾不同車的回收制度。
同時,根據垃圾分類分別設置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離處置倉,降低垃圾處理成本,促進垃圾源頭減量和回收利用。特別要做好垃圾清潔人員的宣傳教育工作,以免出現分類后又被混裝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