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養犬家庭和犬只數量猛增,違規飼養烈性犬、大型犬,犬傷人、擾民等事件日益增多。據統計,我市犬傷門診2016年達124666人次,2017年達123990人次,2018年截至10月,犬傷門診已達130962人次。
怎樣文明養犬也成了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他們紛紛提出有關文明養犬、規范養犬的建議。
1 盡快修訂限制養犬規定
農工黨寧波市委會采取線上問卷調查方式,對我市養犬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共收集有效調查問卷2200余份。其中,養犬者700余份,非養犬者1500余份。同時,他們還通過深入調研,發現了不少問題。
比如,限養規定滯后。我市1998年實施《寧波市限制養犬規定》,2004年進行了修訂,但也已明顯滯后。限養區域劃分滯后——現有限養區規定與居民實際圈養情況嚴重不匹配;限養犬類劃分不科學——許可飼養小型觀賞犬體型成年后軀體要求高度低于35厘米、體重小于9千克,但大部分犬只成年后會超標。
由于執法力度不夠,導致各種違法行為公然存在,沒有受到相應的管理和懲罰。限養區內犬只未登記、未束犬鏈等,違規飼養大型犬、烈性犬等行為未受到相應處置;通過短時間內捕殺一批野犬、狂犬,處置一些不文明養犬行為的“運動式”執法,不僅不能長效管理,反而引發愛狗人士的過激反應;犬類擾民投訴舉報往往不了了之。
同時,700余份養犬者調查顯示,了解現行養犬管理法律法規者僅占七分之一,從未接受專業養犬知識技能培訓者達60%;一些公園和綠地成了寵物狗的樂園和公共廁所,很少看到有人攜帶清理工具清除排泄物;不束犬鏈出去遛狗的現象非常普遍;1500余份非養犬者調查顯示,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在社區中遭遇過犬類意外驚嚇或者傷害。
為此,農工黨寧波市委會建議,盡快修訂限制養犬規定。科學合理設定養犬的范圍區域、限養犬類、主管部門的職能分工等。加大對違法養犬者的處罰力度,提高養犬成本。對不拴犬鏈擾民者,一旦發現即取消養犬資格,禁止養犬;對狗吠擾民者,3戶以上家庭3次以上投訴,即取消養犬資格;對犬傷致人重傷、死亡的案件追究飼養人刑事責任。
農工黨寧波市委會還提出我市引入“第三者責任險”,規定養犬者必須購買強制性第三者責任險。
2 養犬不當造成他人傷亡終身禁養
據測算,目前全市共有各類犬30余萬只,分布在城鄉各地,種類繁多、大小各異。隨著管理與宣傳的加強,犬類主人整體素質總體有所提高,但不文明養犬現象仍然較為常見,對城市生活造成的影響與隱患依然存在。
比如,犬吠噪音、犬類排泄物污染等給公眾生活帶來不便從而產生負面情緒。特別是不當飼養寵物犬引發的鄰里糾紛時有發生,犬類咬人導致被咬者狂犬病發死亡的案例也有發生,一定程度地危害到社會穩定。
“寵物犬類飼養興起,是城市化發展中必然帶來的新情況。在當前家庭結構中人口數量普遍較少的情況下,很多寵物犬成為家庭生活中關系親密的一分子,也是很多空巢老人的心靈寄托。”市政協委員、寧波市風景園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所長劉優君認為,考慮到很多家庭養犬需要,兼顧社會安定保障,我市可以借鑒當前比較科學成熟的機動車管理辦法,做好對犬類等寵物飼養行為的有效監管。
犬類在被飼養前必須先登記、上牌:管理部門對禁養犬、烈犬不予登記,并對犬類進行疫苗防疫等年檢。飼主需申領養犬執照,學習養犬法律法規知識,掌握犬類飼養技巧,遵守文明養犬規定,購買犬類安全飼養相關保險。
飼養犬類需遵守日常規定:城區養犬行為受城市管理執法部門監管,實行年度積分制。對犬類隨地排泄行為,可利用公共場所視頻取證和執法人員上街巡查等方式及時處置。對頻繁違規、一個年度內積分全部被扣完的飼主,需強制其重新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對因養犬不當造成他人傷亡的,除依照法律規定予以相應懲處外,還要對其實行終身禁養處罰。
城市養犬須有總量控制:以城市人口、公共空間面積等社會、自然條件,設定城區犬類飼養可承受的總量。如達到飽和狀態,需實行限養,參考機動車限量舉措申領養犬牌照,從源頭上開展防控。
飼主養犬可能引發的后續情況需有一定之規:管理部門對寵物犬傷人事件及時處理,制定出臺較為成熟的解決方案。參考機動車勞損和報廢等管理規定,對突發疾病或死亡的犬類,責成飼主及時報送專業機構處理,提前防控人畜共患的傳染疫病風險。對死亡犬類安葬需考慮出臺專門辦法,指導飼主完結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