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協委員聯組討論“兩院”工作報告 |
|
|
| 字號:[大 中 小] 發布日期:2019-02-18 信息來源:寧波日報 信息作者:董小芳 |
|
|
|
2月15日上午,市政協委員聯組討論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并紛紛圍繞執行難、司法便民、未成年人犯罪、知識產權保護、公益訴訟等建言獻策。 201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234009件,辦結236807件,同比分別上升4.49%和10.01%;全市檢察機關共批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7468人,提起公訴14016人,有力維護了地區安全和社會穩定。對于這些成績,委員們給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寧波移動微法院”的推行和公益訴訟的推動,真正體現了司法為民的宗旨,在全市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老大難問題“執行難”依舊是委員們關注的焦點。委員們認為,執行工作是維護司法公正和權威的最后藩籬,建議司法部門充分利用拘執罪,加大對老賴的打擊力度,加大對惡意被執行人的處罰力度;加大與公安等相關部門的協作力度,推動執行工作見實效。同時,不斷完善信用修復制度,及時保障履行執行義務的被執行人的合法權益。 司法服務應在“便民”上繼續著力,是不少委員發言的主題。委員們建議,可以考慮將訴訟費退費等環節添加到“寧波移動微法院”,切實減少當事人跑法院的次數;完善訴前調解機制,加快審理歷程,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增強司法預警功能,多深入一線加強提醒指導,減少和預防糾紛的發生。 作為保護公眾利益的“利器”,群眾對公益訴訟的期望愈來愈強烈。委員們建議,要不斷加大公益訴訟的力度,拓展訴訟范圍,尤其應加大環境公益訴訟的力度,保護寧波的綠水青山;要持續提升社會公眾對公益訴訟的認知度,呼吁市民不斷增強公益保護意識;要加強與各相關職能部門的聯動,確保公益訴訟取得實效。 “兩院”相關負責人對委員們的建議作出了積極回應,表示會更加積極主動作為,不忘司法為民初心、牢記公正司法使命、忠誠履職盡責,為寧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