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不燥,暖陽正好。4月25日下午,伴隨著暮春蓬勃盎然的腳步,參加市政協十五屆四次會議的委員們陸續報到。
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召開盛會,信心成了委員們提及最多的詞。大家紛紛表示,市委市政府在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上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堅定了大家戰勝疫情、發展經濟的信心,相信眾志成城,定能迎來最后的勝利。
同時,如何更有效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也成了委員們關心的話題。
“正式復學后,各項衛生防控要求依然嚴格,但是由于編制緊、收入低、上升空間小等問題,目前我市各中小學配備專職保健醫生狀況并不理想。”市政協委員童紅霞說,因此,她帶來提案,呼吁以增加學校編制或掛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形式,解決學校專職保健醫生短缺問題,增加學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錨定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新目標新定位,市政協委員們從實際出發,帶來了不少務實的建議。
“小微企業是我市經濟發展的活力源泉。但從現狀來看,產業層次低、行業布局散、自主研發能力差、市場競爭力弱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市政協委員徐永春建議,應由政府主導打造產學研公共服務區域云平臺,并通過行業協會推動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間的交流合作,提高科技創新資源的利用效率,助力寧波制造業轉型升級。
市政協委員吳道濤提出,在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寧波要注重加強與長三角區域各地區相關規劃的有效對接,如以甬江科創大走廊規劃建設為契機,加強與上海科創中心、G60科創走廊等重大創新平臺規劃的銜接。同時,加強溝通,聯合推進影響產業集群發展的基礎性科研與關鍵性技術,助力寧波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
此外,高水平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也是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解決停車難是重要民生問題,也是市域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我市先后推出了一系列解決措施,但并未得到根本性解決。”市政協委員江海亮建議,探索成立公共停車場建設管理實體機構,以軌道車站、商業中心、交通樞紐等停車需求旺盛區域為重點,開展停車供需關系、停車產業化等方面的研究,統籌公共停車資源和智能停車系統建設。
報到第一天,委員個個信心滿懷,摩拳擦掌為寧波的明天積極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