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浙江、寧波考察時,賦予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圍繞這一新目標新定位,市委提出,寧波要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的模范生。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重要窗口”建設題中應有之義。近日,市政協組織委員發揮界別優勢,聚焦高質量發展,積極協商議政、獻計獻策。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
從去年底以來,“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225”外貿雙萬億發展目標……一個一個以數字作代碼的產業發展目標接連提出,寧波聚集力量向產業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發起沖鋒。與此同時,高水平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目標也以市委全會《決定》的形式提出,預示著寧波向社會建設領域高質量發展大步邁進。
當前,寧波正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寧波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圍繞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勇當“重要窗口”建設模范生。市政協積極行動起來,引導委員為此謀良方、獻良策。
■助力經濟巨輪遠航
制造業是寧波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建設“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無疑是寧波制造業做大、做優、做強的重要抓手。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基于浙江最大資源寧波舟山港的石化產業加快實現綠色發展是其中重中之重。
綠色石化產業之路該如何走?市政協委員張玉明表示,需要進一步找準問題、明確方向,落實舉措。他建議,要牢牢把握綠色石化這個核心,從設計源頭積極采用一流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持續提升清潔生產水平,加大綠色高端產品開發力度。例如,雖然目前我國生產了世界上39%的化學品種類,但是只生產了世界上15%的化工新材料,仍有130多種“卡脖子”品種尚不能生產。針對我市綠色石化、汽車制造優勢并存的特點,結合國內汽車輕量化新材料自給率僅為50%左右的實際,應深入推動兩大產業之間的跨界合作,打造世界領先的化工新材料研發制造基地,為“寧波號”巨輪裝上新引擎。
民營經濟在寧波產業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民營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對寧波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巨大。據統計,截至去年底,寧波民營企業在冊數量達到40萬家,對經濟總量的貢獻超過八成。
今年初召開的省人代會通過了《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并已于2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省里給我們民營企業發出的一份新年‘大紅包’,從法律層面為民營經濟發展‘撐腰’。”市政協委員徐立勛說,“我期盼這部‘硬核’條例能夠使民營企業和政府成為‘最鐵’的事業合伙人,共同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徐立勛是民營企業“創二代”。“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創二代’的接班人問題值得高度關注。”他認為,未來五年到十年是民營企業兩代人交接班的高峰期,據相關調研報告顯示,愿意接班的只占30%左右,而能夠成功接班的只占接班人數的20%左右。
“我們這批‘二代’說實話是被社會用放大鏡來看的一代人,甚至認為我們是‘頹廢’的一代。”作為寧波市“創二代”聯誼會會長,徐立勛為這一代人呼吁,“我們能夠站出來接班本身就是件勇敢的事情,我們要面臨社會、企業和家族的多重壓力,真的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讓我們頹廢的,為社會、企業和家族,我們大部分人非常拼命地工作,來證明我們能行。”
■創新釋放發展動力
產業發展,創新是關鍵。寧波文創港是甬江科創大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城市形象品質、完善中心城區功能、集聚高端創意人才、帶動產業轉型升級都有重大意義。市政協高度關注文創港規劃建設,楊戌標主席更是受市委委托擔任顧問,邀請同濟大學吳志強院士團隊參與規劃設計。
作為創意企業總經理,市政協委員顧佳璇一直參與其中,對文創港規劃建設工作感受頗深。她說,文創港當下的規劃理念是:展示寧波最好的、補足寧波需要的、帶領寧波飛馳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樣。文創港未來要致力于打造“共生模式”,讓所有入駐企業、產業變為“命運共同體”,互為主體,資源共享,價值共享,而不是“我請你來”。期待文創港能助力甬江科創大走廊發展,也期待文創港成為“寧波之眼”,傳遞寧波更加廣闊的視野和更加開放的格局!
今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永新光學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永新光學總經理、市政協委員毛磊作為主要完成人,與浙大教授一起受邀參加這一科技盛會。
“在長三角區域中,制造強市是寧波區別于滬杭的差異化戰略。我市實施的‘科技爭投’攻堅行動,正與科技創新的國家戰略同頻共振。”毛磊說,“這次獲獎,是我們跟浙江大學多年在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上合作的一次總結,也是我市實施‘科技爭投’攻堅行動的成果之一。”毛磊再次建議,把更多大學研究院分院建在企業,集政府、大學、企業之合力,加強建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助力寧波企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的基礎是人才。引才聚才,是本屆市委為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出的最強音。去年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期間,來自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市政協委員李潤偉提交的《關于高端領軍人才引進和發展保障的建議》,被市政協主席會議列為重點提案,得到市級有關部門認真辦理落實。目前,我市已制定實施寧波市加快集聚頂尖人才實施辦法(試行)及關于進一步做好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為高端人才營造良好環境。
除了“3315”人才計劃以外,寧波去年還實施了“與寧波·共成長”人才日活動、人才生態建設“1+X”、十大青年人才新政等系列舉措,促成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落戶寧波,形成聚集高端要素的重要載體;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4家、省級博士后工作站27家,均居全省第一,為全市產業發展廣聚“最強大腦”,并取得了人才凈流入率全國城市排名第二位的好成績。
“能在這些工作中獻智出力,我感到十分高興。”李潤偉表示,“下一步,我將圍繞增強寧波引才聚才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繼續發力,助推寧波市人才工作。”
■共建共享幸福之城
城市幸福來自哪里?來自高水平的社會治理。
高水平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是市委的重大決策,也是本屆政協的重要協商議題。十五屆三次會議期間,市政協組織召開“基層治理”聯組專題協商交流會。去年9月17日,市政協又首次以遠程協商的方式,再議“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參與治理。人心齊,泰山移。只有打一場社會治理的“人民戰爭”,才能發現并最終補上當前治理中的一些“短板”。
“基層治理搞得好不好,直接決定著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市政協委員馮國銘說,“普通老百姓,最最關心的是身邊事。基層治理要搞好,第一要搭好‘共商共建’這個臺;第二要搞好基層黨建;第三要讓基層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群眾實際問題上。”
城市幸福來自哪里?來自社會民生保障。
去年以來,豬肉價格的高位運行引起了物價指數的迅速上漲,影響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節日的正常供應。于是,豬肉供應和價格,受到老百姓普遍關注。
市政協委員陳淑芳長期從事畜牧業發展研究。她說,近年來,畜牧業在生態環境治理的大背景下,持續轉型升級,畜牧業綠色發展成效顯著。目前,我市畜產品供應有較大缺口,特別是豬肉。由于豬場建設受限于基本農田、生態公益林、環保禁養區等紅線,我市的自給率不足40%。從基層呼聲看,老百姓吃不起豬肉的反響較為強烈。目前全市毛豬價格每公斤35元,如何克服困難,讓老百姓吃得起豬肉,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陳淑芳提出三方面建議:首先,要引資發展規模化養殖,不斷提升產業整體層次。通過新建、擴建、并購重組等方式提升畜牧業生產規模和養殖效益,實現小變大、大變強、強變優。既要抓萬頭以上的大場,又要保證中等規模生產,但絕不走散養等老路。其次,要引智發展科技化養殖。不斷提升設施裝備水平,引入工業中的智能化,讓數字經濟服務于畜牧業,實現畜牧管理智能化。最后,要借智培育社會化服務隊伍,提高基層畜牧服務能力。通過全國畜牧獸醫學會服務站、院士工作站等平臺,培育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隊伍。通過政府采購服務的形式培育防疫員及協檢員隊伍。
城市幸福來自哪里?來自弱勢群體的點贊。
市政協委員王靖波的“委員作業”,更多關注民生問題,尤其是弱勢群體的民生問題。王靖波說,由于身體原因,使她對殘疾人的民生關注更多了些。長期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目標要求,把殘疾人事業更加充分地融入發展大局;社會賢達、各界人士對殘疾人事業也傾注了極大的關心,使我市的這項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比如,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的問題,通過對市政協重點提案的辦理,我市率先出臺相應的制度文件予以落實。如今,殘疾人不僅社會地位提高了,家庭地位也在提高,他們參與社會活動和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越來越高。
■繼承發揚“寧波幫”精神
“寧波幫”是寧波的財富。他們愛國愛鄉情懷和“四知”精神,值得大力弘揚。
老一輩“寧波幫”,如包玉剛、王寬誠、邵逸夫、陳廷驊、趙安中、李達三等,他們捐資捐物,為寧波的教育衛生體育事業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如今造福桑梓的光榮傳統也薪火相傳,涌現了如趙亨文、李本俊、王偉東等一大批“寧波幫”第二、三代人士,為家鄉的慈善事業慷慨捐贈。
市政協港澳委員徐旭昶對新老“寧波幫”愛國愛鄉的事跡如數家珍。
“我們兩夫妻歷年來也為慈善事業捐贈了2000多萬元。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也第一時間捐獻了價值200萬元左右的物資。”
作為寧波市僑商會會長,徐旭昶與其他會員一起,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多年來為家鄉建設發揮了很好的橋梁紐帶作用。去年以文化交流為基礎,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華商組織大聯盟,聘任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知名社團僑領為寧波市僑商會的海外顧問,講好寧波故事,傳播寧波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