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無廢城市 踐行綠色生活 |
|
|
| 字號:[大 中 小] 發布日期:2021-02-22 信息來源:寧波日報 信息作者:王博 |
|
|
|
【核心提示】 “無廢城市”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將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攻堅戰之一。 【人物名片】 施建耀 市人大代表、禹順生態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升海 市人大代表、海曙區勝豐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 馮林照 市政協委員、寧波市生態環境局鎮海分局副局長 打造“無廢城市”,首先要解決所有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在施建耀看來,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實現整個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的目標。他認為我市應該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積極發展循環經濟。統籌安排建設可以同時容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等項目的循環經濟產業園,高標準建設具備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醫療及危險廢棄物處理、電子垃圾處理、建筑垃圾處理等功能的綜合性固廢處置產業園。 “無廢城市”倡導綠色發展。朱升海結合群眾生活實際對“白色污染”的監管和循環利用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他認為,“白色污染”要控制生產源頭,“限塑令”要延長監管鏈條,不僅要限用,也要限售、限產,在需求側和供給側兩端同時發力。同時,完善全鏈條制度設計,通過價格機制,對塑料袋進行漲價,讓消費者購買塑料袋時感到劃不來;或通過政府補貼,在超市等地對使用環保袋的消費者給予一定獎勵;對環保袋生產企業可考慮稅費減免或補貼,降低其生產成本,從而增強環保袋的市場競爭力。 “無廢城市”除了出重拳專項整治固廢,構建再生水資源利用發展新體系也迫在眉睫。寧波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的50%到60%,屬于中度缺水城市。目前,我市已投運再生水利用設施16座,處理能力52.9萬立方米/日,但其應用嚴重不足。 這次兩會,關于提高再生水利用率,馮林照提出三點建議:首先,盡快做好頂層設計,將再生水資源作為城市“第二水源”納入區域水資源統一配置體系,提高區域用水總量指標中再生水利用權重。其次,利用價格杠桿,促進再生水利用,可率先在鎮海、北侖、杭州灣新區等區域大力推廣。再次,理順部門關系,實現統一管理,可由水利局牽頭組建專門的協調管理機構和統籌協調機制,按照水務一體化管理推進再生水利用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