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五屆寧波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摘要)
——在政協第十六屆寧波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 (2022年4月8日) 高慶豐
一、提案及辦理情況
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積極運用提案建言獻策,共提出提案3203件,經審查,立案2759件,其中集體提案362件,委員提案2397件。提案分別送交109家單位辦理,現已全部辦復,未予立案的444件,通過委員來信等方式作了處理??傮w來看,提案選題精準、內容豐富、操作性強,為寧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經濟建設方面,共提出提案890件,占總數的32.3%。其中關于加快兩大萬億級產業融合發展、推動產業集群和重大產業鏈建設培育等建議,推動了綠色石化、汽車零部件等列入國家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培育計劃。針對加快科技創新合作的建議,相關部門在制定《寧波市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實施方案》中積極吸納,每年統籌安排成果轉化專項資金2億元。關于高質量建設甬江科創大走廊、推進寧波前灣新區建設等建議,為編制《甬江科創大走廊特色園區發展規劃》和《甬江科創大走廊創新功能單元建設規劃》,出臺市級統籌資金支持前灣新區發展、基礎設施項目統籌提供了參考。關于加快科技創新跨區域合作、推進優秀科技成果規?;a業化應用等建議,推動了相關部門簽訂《加強滬甬兩地科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杭甬《共融長三角唱響“雙城記”合作框架協議》,助力引進大院大所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關于推動農產品品牌建設、發展特色優勢農產品等建議,為相關部門出臺《打造寧波市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方案》提供了重要參考。關于疫情下加快復工復產、服務業跨越式發展、推動商務樓宇經濟等建議,相關部門在制定《關于有效應對疫情促進服務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和《寧波市共享經濟發展行動計劃》中積極吸納。
在政治建設方面,共提出提案281件,占總數的10.2%。其中關于筑牢非公企業“紅色基因”的建議,相關部門制定《加強中小微企業黨建工作指導意見》,為加強黨建引領,推動非公企業強基固本發揮了作用。關于深入推進基層網格化管理的建議,相關部門積極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制度框架和系統格局,健全網格責任捆綁制度和事務響應制度,提升了警網融合、安監融網等重點項目實戰效能。關于規范涉審中介服務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建議,推動相關部門建設網上中介超市,加強中介服務機構培育和監管,建立難辦事項代理制。關于鼓勵支持第三方中介機構參與重大事項決策風險評估工作的建議,相關部門開展以“四化一平臺”為主的規范化管理試點,形成政府服務監管+行業自律自治新型協作管理模式,為制定出臺《寧波市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實施細則》提供了參考。關于進一步發揮港澳臺僑新生代人士作用等建議,助力舉辦世界“寧波幫·幫寧波”發展大會和甬港經濟合作論壇、成立甬商發展實業平臺,更好地凝聚起港澳臺僑新生代力量。關于推進城鄉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激發我市民間投資活力等建議,為相關單位出臺《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供素材、做參謀,有力推動了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和“標準地”改革,促進社會資本以多種模式參與到一批重點項目。
在文化建設方面,共提出提案550件,占總數的19.9%。其中關于推進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培育文化產業消費市場等建議,相關部門推進文創港、音樂港等重點園區建設,出臺“文化寧波2020”建設計劃。關于搶救性保護“寧波幫”文化遺存、設立“寧波幫”文獻資料館等建議,相關部門加快有關文獻史料的整理匯編,謀劃建設“寧波幫”發展研究中心和寧波榮譽市民館。關于立足文化創新擴大我市影響力、推進寧波非遺保護等建議,相關單位開展寧波非遺展示館建設項目研究,在修訂完善《關于加強寧波市民族民間文化搶救保護工作的通知》和《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三位一體”基地建設規范》中充分吸納。關于加大井頭山等史前海洋文化遺址保護等建議,助推相關部門將文化遺址保護利用編入“十四五”文化建設規劃,加緊謀劃創建國家大遺址項目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關于文化先行推進鄉村振興的建議,相關部門出臺《關于大力推進新鄉賢工作的實施意見》,在文明示范線建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將鄉愁融入村莊規劃設計,部分地區成立了鄉賢參事會、鄉賢聯誼會。
在社會建設方面,共提出提案882件,占總數的31.9%。其中關于城市主干道綜合整治、城中村改造、建設高水平公交都市等5件全體會議提案,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視,推動編制了《關于開展城市主干道綜合整治專項行動的實施意見》《關于開展城中村改造攻堅行動的實施意見》《寧波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關于加強寧波市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寧波市中心城區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規劃(2020-2035年)》等,有效有力助推了城市品質全面提升。關于改進當前公共衛生疾病防控、加強我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等建議,推動應急管理體系改革,助力推進公共衛生硬件基礎設施、疾控機構能力建設和醫保政策完善。關于加強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規范管理的建議,相關部門開展社會培訓機構清理整治行動,制定《寧波市民辦學校分類登記和管理實施辦法》《寧波市民辦非學歷文化教育培訓機構審批與管理規定》,整合涉及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領域的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推動審批管理內容、標準和程序的制度化、公開化、規范化。關于加強青少年身心健康管理、提高居民健康素養等建議,助推相關部門成立了市級健康科普傳播聯盟,落實中小學心理咨詢室建設,引導精神衛生專業機構下基層開展心理服務。關于加快發展養老產業、促進居家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等建議,為有關部門制定出臺《寧波市養老服務提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供了參考,建成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71個,居家養老服務站2822個,所有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作簽約醫養結合服務,80萬名老年人簽約家庭醫生。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共提出提案156件,占總數的5.7%。其中關于加強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監測及治理的建議,為推動相關部門制定《寧波市細顆粒物和臭氧“雙控雙減”實施方案》提供參考,通過采取精準強化減排措施,助推了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關于推進生態區保護、強化問責機制的建議,有關部門出臺《寧波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寧波市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為實施分類管控措施及項目準入負面清單,形成共建共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良好格局發揮了重要作用。關于進一步強化山水林湖生態安全保障的建議,推動相關部門開展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試點工作,制定《寧波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寧波市環境污染防治規定》。關于優化海洋牧場生態環境、建好藍色糧倉的建議,為助力加快水域生態環境修復,開展漁業健康養殖示范場(縣)創建提供了參考。
二、提案工作主要做法
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以來,常委會緊緊抓住推進提案工作提質增效這一主題,堅定政治方向,扛起責任擔當,積極創新、勇于實踐,努力提升提案工作科學化水平。
(一)提高政治站位,確保提案工作正確方向。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對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3次召開提案工作座談會,強化政協提案工作的政治方向、政治責任。市委高度重視提案工作,市委主要領導對提案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門研究提案辦理,市委市政府全體領導領辦重點提案。市政協黨組對提案這項政協全局性工作,深入謀劃、嚴抓緊管,市政協主要領導領銜調研、督辦提案,主席會議研究重要問題,深化工作部署。引導廣大政協委員和各參加單位,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全局和重大決策部署,圍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許多提案成為黨政工作重要參考,成為民生改善重要推手。提案所提問題已經解決和基本解決的2654件,占96.2%。
(二)堅持質量為先,提案工作成效不斷提高。突出提案質量,編發提案選題參考,開展“走進部門”活動,拓展知情明政服務,倡導委員集中精力提出1至2件高質量提案。加大撤并案力度,增加提案查重比對,堅持嚴格審查立案。強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有關人民團體集體提案征集,積極建立精準選題和優質提案產生機制。提案數量由屆初一次會議的646件下降至483件,集體提案比重由12.1%上升到15.9%。突出規范辦理,堅持以全會提案、重點提案辦理為示范引領,推動承辦單位建立提案工作責任制,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制度保障,規范辦理流程。開展聯合督查,推進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協有關規章制度的落實,提高辦理水平。提案辦理滿意率達到99.2%,二次辦理的提案數量下降26.7%。創新設立提案工作公開制度,對提案原文和辦理復文實現“能公開應公開”,形成質量倒逼機制,“雙公開”率超過90%。突出跟蹤問效,深化提案辦理“回頭看”,對28件提案開展抽檢督查,推進解決委員持續關注的問題。開創對賬式自查評價模式,將提案辦理反饋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對市醫保局、市商務局等5家單位開展提案辦理工作民主評議,促進提案辦理再深化再落實。
(三)拓展協商內涵,提案工作格局不斷提升。制定實施《政協提案辦理協商辦法》,對提案貫徹落實民主協商精神,做出制度性安排。堅持把協商貫穿在提案提交、審查、辦理、評價等各個環節,構筑起以提辦雙方為主體、多方參與的協商體系,共畫最大同心圓。提案辦理協商率100%,面商率超過95%。堅持市委書記閱批民主黨派工商聯重要集體提案制度,對40件閱批辦理件開展專項督查,辦理成效納入黨委督查考核范疇。堅持圍繞城市建設品質提升,一屆一個主題、每年一個專題,持續五年與市政府開展全體會議提案辦理協商,市政府主要領導直接領辦,積極吸納提案建議。開展主席會議成員集體視察,組織委員廣泛進行民主監督,形成了專門協商的多樣性和系統性。健全重點提案辦理制度機制,實化優化領督辦方案,開展辦理調研,組織“三見面”辦理協商會,市委市政府領導共領辦重點提案64件,創出新高。
(四)優化服務保障,提案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制定完善《政協寧波市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等8項相關制度,使提案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制定實施《政協寧波市委員會提案工作細則》,對提案的征集提出、審查立案、集中交辦、辦理答復和表揚考評等全流程進行深化細化。會同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政協提案辦理協商辦法》,從組織領導、協商內容、協商形式等方面進行規范。制定出臺《政協寧波市委員會關于提案工作公開的意見》,提案及辦理成果在政協門戶網站中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借助“智慧政協”工程,迭代升級提案辦理系統。優化提案移動應用,實現提案服務的智能化、實時化。開發使用提案審查智能系統,實現提案在提交、審查、交辦、答復、反饋等環節線上運行,提案辦理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不斷提高。組織開展提案實踐總結和理論研究,向全國政協申報市政協全體會議提案實踐作為創新案例,撰寫理論文章14篇。加強提案工作宣傳,在各級媒體共發表100余篇報道,其中全體會議提案、加強提案監督等經驗做法在《人民政協報》《中國政協》雜志發表,提案工作社會影響進一步擴大。
三、今后五年提案工作建議
市政協提案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圍繞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的奮斗目標和任務要求,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辦理協商和提質增效同步推進,奮力開創新時代人民政協提案工作新局面。為此建議:
(一)著力創新發展。深入學習人民政協理論和提案工作理論,深刻認識和把握提案工作時代內涵和特點規律,在著力完善協商體系中扛起首位擔當、發揮基礎作用。開展理論研討和實踐研究,探索提案工作加強政治引領、發展協商民主、完善制度體系的思路和舉措。加強提案基本知識和實務操作培訓,進一步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讓提案成為政協委員和參加單位常用、樂用、善用的履職形式。
(二)著力服務大局。牢牢把握提案工作緊貼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原則,聚焦深入推進“六大變革”、著力打造“六個之都”,服從和服務于全市工作大局,推動提案向深向實。堅持“不調研不提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按照黨政所需、群眾所想、自身所能,找準提案切入點,確保提案工作與黨政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實現提案工作效益最大化。積極運用提案所具備的制度剛性、工作規范的特性,鼓勵提出監督性提案,加強明察暗訪、跟蹤問效,發揮提案民主監督作用。
(三)著力提質增效。提升提案質量,嚴把源頭關,加強選題引導,拓展知情明政渠道和方式,加大優質提案培育,增加集體提案數量。嚴格審查立案,堅持提案切口合適、建言精準、建議操作性強,限定提交字數。提升協商質量,強化提案辦理全過程協商,進一步營造平等、充分、有深度的民主協商氛圍;擴大提案協商的社會參與面,積極邀請有關人士、基層群眾參與提案辦理,共謀解決之道,擴大共識范圍。推動提案落實,注重提案承諾事項落實情況反饋,形成提案工作閉環機制。探索建立提案工作質量評價體系,深化“回頭看”督查,加強提案工作民主評議精準性及成果運用。
(四)著力匯聚合力。積極爭取黨委政府重視和支持,研究解決提案辦理中的重大問題,堅持閱批重要提案和領辦重點提案制度。進一步健全提案辦理統籌協調機制,完善共同交辦、協商督辦、辦理公開、落實反饋等工作。政協常委會和主席會議加強對提案工作領導,進一步發揮好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界別和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的組織優勢、專業優勢和平臺優勢,組織開展廣泛多樣的提案履職活動,將提案工作與視察、專題調研、反映社情民意、“請你來協商”平臺、委員會客廳(室)等工作深度融合,真正使提案工作成為政協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全局性工作。要積極發揮委員主體作用,通過提升服務保障質量、完善相關履職考核辦法、健全評先爭優等,增強提案履職積極性。要加強全體會議提案、重點提案、典型提案辦理成效的宣傳,挖掘報道深度,提升宣傳密度,擴大提案工作社會影響,努力營造提案工作的良好氛圍。
各位委員,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前景廣闊,人民政協提案工作大有可為。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寧波市委堅強領導下,務實進取,開拓創新,為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率先展現共同富裕美好社會的基本圖景貢獻智慧和力量,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中共二十大的勝利召開!